網頁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2016•4•21,第三天!有趣的台北老街

2016•4•21,第三天!有趣的台北老街。
大稻埕、迪化街!
網上總說 檳榔西施如何如何..............原來台灣朋友說,只在台中和台南才有用美女招來生意!

跟 Google map 的指示,無行錯路!
台灣出名多夜市:寧夏夜市,包含民生西路、南京西路與重慶北路中間的路段,以臺灣傳統小吃為主,其中以大同區圓環附近令人懷念的古早味,最讓老臺北人津津樂道。夜市首先將人車分道,方便民眾吃飯與購物,貼心的服務,也是吸引大家來這裡消費的原因。
寧夏夜市的小吃充滿濃濃的臺灣味,香噴噴的滷肉飯和雞肉飯、清甜鮮美的蚵仔煎和大腸蚵仔麵線、現炒入味的沙茶牛肉、滋補養顏的豬肝湯、來自府城的臺南碗粿、沙拉魚卵、吳郭魚湯等等,都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夜市另一邊的攤販,以新奇好玩的雜貨和玩具為主,販售的商品頗具流行感,價格不貴,在飽嚐美食之餘,不妨也來走走逛逛。
新芳春行,由右向左的中文招牌!
日治時期台北最大茶工廠 新芳春茶行
逾80年的老建築「新芳春茶行」,位於大稻埕,為3樓店屋形式,其古色古香的屋頂突出三角形山頭,裝飾花草圖樣的泥塑,創建於1934年,是當時台北最大的茶工廠,於日治時期專私包種茶的精緻茶。2009年被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2011年招標,花費8000萬元,經4年修復於18日落成,台北市長柯文哲與茶行傳人王國忠出席落成典禮,一同揭牌與品茗,後續將由台北市府文化局規畫使用。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26655
台北杏花閣酒家,即係等如香港的夜總會!入面有陪酒女郎,台稱 酒家女!
2015年05月16日 13:24
風華50年 杏花閣大酒家熄燈
位於台北市民生西路的杏花閣大酒家,設立於1964年,當年大稻埕一帶因商業活動興盛,酒家林立,放眼望去如黑美人、東雲閣、五月花、美人座、月世界等知名酒家都聚集在此處,因為有隱密包廂、那卡西伴奏和女侍親切的服務,成了政治人物「喬」事情、商人談生意的首選地點。
但隨著商圈轉移,及新一代KTV及酒店的興起,這種老式的傳統酒家,生意也跟著一落千丈,只有上了年紀的生意人,想重溫當年的「粉味」,或是回味知名的「酒家菜」時,才會重遊舊地;以往夜夜可見的各級民代或官員,也因為媒體的興盛,及人民對公僕的高道德要求,不敢再踏足酒家。
杏花閣大酒家裡的女侍,即俗稱的 酒家女,年齡層都比一般的酒店高,由三十多歲到五十多歲都有,雖然她們是以服務取勝,但在酒店年輕辣妹青春肉體的搶攻下,姐姐媽媽級的酒家女也只能認輸敗下陣來,導致酒家生意清淡,持續虧損,而不得不決定關門大吉。


波麗路西餐廳是位在台灣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314號的西餐廳,成立於日治時期1934年,其本店建築在2006年被臺北市政府指定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吳神父!何許人?
吳若石神父(Fr. Josef Eugster,1940年-)是一位在台灣服務的瑞士籍天主教神父,屬白冷外方傳教會,現時為台東縣長濱堂區主任。他是腳底按摩療法的創始者。
在1968年晉鐸,兩年後被派往台灣傳教,初時在台東縣池上鄉擔任教牧工作,後來被修會派遣至台東縣長濱鄉服務。
據聞年青時代吳若石經常因劇烈運動而受傷,這些傷隨著年紀增長而變得嚴重。當時吳若石在他的同事的介紹下接受腳底按摩療法並改善了他的病情。吳若石便開始對腳底按摩產生興趣,並開始研究腳底穴道與中醫理論。
因當時台灣民間普遍貧窮,無力就醫者甚多,吳若石神父在台東原住民部落,教授腳底按摩療法技術,希望能改善他們的健康,也希望當地人在學到這個技術後,能用來謀生,改善生計。後來吳若石的腳底按摩療法在台灣受到注意,不少傳媒都紛紛採訪吳神父。吳神父更推出多本專講腳底按摩的書籍。在臺灣各地,到處都可見掛有「吳若石腳底按摩」的商店。這些書籍,隨著來往香港及臺灣的人員流動而傳到香港。之後,在1980年代後期,由於著名港星周潤發公開為一位影迷進行按摩治療,使吳若石及他所推廣的腳底按摩療法在香港大受追捧,並流傳至中國大陸。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頒發十大外國人對華人傑出貢獻獎給他,表彰他的貢獻.
由於在當時腳底按摩療效被過度渲染,許多人誤以為腳底按摩真有療效,使得臺灣衛生署一度禁止腳底按摩療法,吳神父也成為爭議性的人物,當時其所屬的白冷外方傳教會也表示此舉超過傳教工作的範圍。後來,吳神父號召同好,於1991年正式登記為社團組織,衛生署也在1993年公告腳底按摩屬於民俗療法,而不予列管,腳底按摩從此以民俗療法保健的名義,繼續得以在民間推廣流傳。

台北市的老街,就像走進八十年代的廣州、六十年代的上海街!

大稻埕(白話字:Tōa-tiū-tiâⁿ,英語:Dadaocheng),雅稱稻江,為臺北市地名,今行政區屬臺北市大同區西南部分。
閩南語「埕」有「空地」、「廣場」之意,「稻埕」即「曬穀場」。自清末至日治時期,大稻埕在經濟、社會及文化活動上都有傲視全島的發展及成長,不僅商業活動頻繁,同時也是人文薈萃之地。
就地理位置而言,大稻埕對照今日的範圍,蓋指民權西路(台1甲線)、台北橋以南、忠孝西路(台1線、台3線)以北、重慶北路一-二段以西,西臨淡水河。該區地理位置位於台北城北方,經北門可進入城內,北方則有大龍峒。西臨淡水河則有舟楫之便,大稻埕興盛的命脈——船舶——可自此直接出海,駛至唐山互市,甚至可遠達歐美。
1851年,泉州府同安籍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基隆搬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建築,這就是大稻埕最早的店舖。
1853年,艋舺發生泉州府不同縣邑移民之間的分類械鬥事件「頂下郊拚」,頂郊的泉州三邑人(晉江、南安、惠安),為了越過沼澤,竟然燒毀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艋舺祖師廟,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同安人無力抵抗,先是奔往北方的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形成街市,重建廟宇,利用淡水河來從事對渡貿易,形成以同安人為主的河港聚落區。
此後,在台北盆地附近(尤其是艋舺和新莊),每遇械鬥事件,便有不少人逃抵大稻埕,在原有的同安人街市外圍,陸續建立起「漢人居住區」。使大稻埕伊始便呈現四方雜處、開放包容的特色,1856年,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廟,奉祀同安縣的鄉土神霞海城隍,標誌著該區已經慢慢進入一個嶄新的年代。
兩次英法聯軍之後,清廷與列強簽訂條約,開放安平、淡水等港口為國際通商港口。因此,在1860年,淡水正式開港。但是實際起卸的口岸,則包括艋舺和大稻埕。不久之後,艋舺因為河沙淤積,市況漸衰,船隻大都停靠在大稻埕。大稻埕於是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商業貿易中心。
1865年,英國人杜德來台灣考察,之後引進泉州安溪烏龍茶茶苗,貸款給農戶栽種,再收買茶葉烘培精製,是為台灣精製茶葉之始。
安溪烏龍茶不但味道甘美,而且茶水分呈白、金、黃、綠、紅五種顏色,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品嘗之後,直誇這是Oriental Beauty(東方來的美人),於是「東方美人茶」的美名大作,國際行情水漲船高,歐洲人趨之若鶩。
而因此,外商五大行:德記洋行、怡和洋行、美時洋行、義和洋行、新華利洋行,先後來到大稻埕設立分公司,向英、美等國輸出茶葉,享譽國際的大稻埕茶市從光緒年代一直延續到日據時期。
在洋行帶引下的茶葉貿易,不但使市場擴大,也迅速造就大稻埕驚人的財富。1897年,日本總督府調查,發表大稻埕有茶商252家[3]。此外,通商所影響的不僅是經濟,亦將異國風格的建築、宗教等文化帶入了大稻埕地區。
1882年,清法形勢吃緊,台北毫無防備,乃計畫築城,城址就在大稻埕和艋舺之間。1885年,中法議和,朝廷決意臺灣建省,劉銘傳任首任臺灣巡撫。劉下定決心要大力推動新式建設,大稻埕即以其北臺灣貨物集散中心的優越地位,成為興建台北火車站的首要考量之處。劉銘傳最後選定大稻埕的南端(前鐵路局遺址)興建「臺北火車票房」(今臺北車站前身),此舉更加帶動了附近商街的繁華。
除了舖設鐵路以外,劉銘傳也在大稻埕設茶釐局、軍裝機器局等公家機構,在該區形成一個「官府建製區」。漸漸地,臺北在政經地位與臺南並駕齊驅,乃至勝過台南,成為台灣第一大城。
也是在這個時候,板橋林家的林維源與本地買辦李春生合資建昌公司,在大稻埕開闢建昌街(今貴德街),興建洋樓店舖作為外僑區,出租給外商使用,此後各國領事先後在此設立,商機蓬勃洋風鼎盛。
在台灣日治時期初期,大稻埕的茶葉貿易依然興盛。日商全力抵斥洋行勢力,轉而以日本、東南亞為主要進出口市場。大稻埕除了傳統的茶葉買賣以外,南北貨、中藥、布匹批發業,更因台灣縱貫鐵路的全線完成,而更加彭勃發展。
日治時期中期以後,大稻埕市況的繁榮,逐漸被日本人極力建設的城內(原城中區,今中正區)所取代。在這種情形下,大稻埕與城內,可以說是一為經濟中心,一為行政中心。在日治時代進行市區改正計劃的時候,西方的都市計畫觀念並未引入「城外」,導致城內逐漸成為日本人統治重心,而城外的大稻埕則陰錯陽差地成為臺灣人的「本島人市街」,並保留了最原始的街道景觀與生活樣貌。不過在圓環、後車站地區有數個沖繩人社區。



早期的大稻埕雖然是台灣新文化的啟蒙地,但是在通俗文化方面也有傲人的成績,各處總是有著京劇、話劇、布袋戲、歌仔戲等在上演。經過了數十年的沈寂,如今大稻埕也規劃了歸綏戲曲公園,提供各種地方劇一個適當的表演舞台。 1920年11月1日,日人實施臺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廢除臺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設臺北市,隸於臺北州。雖然被裁廢,大稻埕並不因此就成了歷史名詞,她依然留在臺灣人代代相傳的口碑與記憶當中。
迪化街(臺語:Ti̍k-huà Kue)初建於1850年代,19世紀末以來,一直是臺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迪化」一名,是1947年中華民國政府投射當時新疆省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所制定的街道名。該街實際包含戰前的南街,中街,中北街(北段、北街),普願街以及杜厝街,而現今當地民眾通常把民生西路以北的迪化街稱北街,以南稱南街。
經過1980年代的廢存爭議之後,1996年開始,保存原狀的迪化街除了成為台北最古老街道外,也於每年農曆春節前夕,擴展成規模盛大的台北「年貨大街」。不僅此,該街也同樣維持相同的批發商業功能。據統計,2005年的迪化街附近共有100多家的紡織公司、300多家布行、200多家中藥材鋪,年產值則超過30億美金。
烏魚子是指一種以已孕雌性的鯔魚(又稱烏魚)卵巢及魚卵統稱「烏魚子」是鹽漬後乾燥的水產加工食品。烏魚子的基本食用方法,就是烤──烤得恰熟,過熟則失去黏性,烏魚子在嘴裡變得粒粒分明、口感欠佳。烤的方法很簡單,用金門高梁酒浸泡烏魚子約30分鐘,直接利用高梁酒含的酒精成份點火,烤完一面再烤第二面,全程約3分鐘,這樣烤出來的烏魚子正好恰熟,口感最佳,還帶濃郁酒香。
迪化街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為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長約800公尺。該街大部分建築經刻意留存,因而成為臺北市保留最完整的老街。19世紀至20世紀中期,臺北的發展約等於大稻埕商圈的發展,而大稻埕約略就等於迪化街的發展。
18世紀中期,大量泉州移民,與一些漳州人,定居臺北艋舺,並與當地平埔族通婚後人口大增,艋舺因而大為興盛,於是產生了「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
1853年,艋舺的泉州三邑頂郊郊商,竟然燒毀安溪移民的信仰中心艋舺祖師廟,借道偷襲下郊的泉州府同安人,史稱「頂下郊拚」。同安人大敗,先奔往大龍峒,但不受當地同安移民接納,再轉到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建起毗鄰店屋,建造奉祀地方神霞海城隍的廟宇。
同安人會聚集包含大稻埕一帶,與附近的大稻埕碼頭息息相關。19世紀中期,尚未淤積的台北淡水河,可航行來自閩南一帶的戎克船。這些大稻埕碼頭帶來的船利,除了方便移民人潮上岸外,更可帶動商業的運作。於是街道以南方碼頭為基準,逐漸向北擴展。因為南街多為沼澤溼地,而率先成為街道規模的是中街。
1879年臺北府城正式開府並成為臺灣首府。當時以茶葉,稻米,樟腦,中藥,甚至鴉片等買賣為主的「中街」與「中北街」的尚未貫通兩街道,已是臺北的遍布洋行、店舖、商家的重要聚落,與艋舺不相上下。1891年巡撫劉銘傳首建經過大稻埕的全臺第一條鐵路,則正式確定迪化街的臺北商業樞紐地位。
台北大稻埕永樂市場的顏記甜湯。
顏記甜湯主要的熱門商品有:紅豆湯、花生湯、杏仁露!
這間店嚴格說起來有一百年的歷史了,可是老字號的老店,
最早開始是指販賣杏仁露,名字為古早味杏仁露,
隨著創辦人的過世轉交由現在的老闆娘繼續經營,
而老闆娘也把店面承租下來,增加花生湯與紅豆湯繼續販售並將其改名為顏記。
老闆娘用七小時的火侯熬煮出來的,
所以花生並非粒粒分明行而是非常非常的爛。
在台灣,油條通常夾入燒餅或切段裹入飯糰裡,或搭配杏仁茶、豆漿、豆花當早餐吃,有時亦會加入粥裡做為配料。
甜湯加油炸鬼,真係第一次食!嘩!原來係好飽肚的。
行下行下,又到晚上六點多,老婆又話肚餓啦!
台北龍鳳號!呢碗叫六神湯!入面有生熟薏米,龍眼肉!最得意是有好多豬粉腸!店員教我地加小小上面樽浸住黨參的米酒落去,更好飲,飲完又可以加湯!


3 則留言:

  1. [新芳春行,由右向左的中文招牌], 但[新芳春] 卻是[由左向右] , 唔知邊間新舊?
    大稻埕的一段歷史 , 值得細讀.
    最後的[六神湯].....令人垂涎.

    回覆刪除
    回覆
    1. 520蚊一隻烤鴨 ??? 好平啊!

      刪除
    2. 當然是由右向左是舊鋪。
      六神湯差不多是台式快餐店的例湯。
      香港的鴨都唔係好貴!呢排太興燒臘做 碌鴨一隻特價,八十蚊!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