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2015-8-19向函館出發

2015-8-19向函館出發
函館是北海道數一數二的人氣觀光勝地,無論是城市人文或自然風光都令人心神嚮往,函館的瑰麗景致、歷史建築、優質溫泉、極品美食,以及各式節慶活動全都充滿著無限魅力。
函館市,舊稱箱館,是一個位於日本北海道南部龜田半島上的城市,是北海道連接本州的大門,東、南、西方分別被被津輕海峽和函館灣包圍,現為中核市。在人口上,函館是北海道第三大城市,道南地區的行政、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渡島支廳辦公室的所在地。
因為三面環海,漁業相當發達,自古以來就是優良的漁港,因此漁業和水產加工業一直是本地的主要產業,其中烏賊更是主要的特產。同時因為函館港是日本最早和外國通商的港口之一,從幕府末期就開始有西方文化傳入,因此許多遺留至今的史跡帶動了觀光產業的發展。
由於1454年開始,有許多來自津輕地方的豪族在原為漁村的此地建立宅邸(日文稱為「館」),因為這些宅邸的外型類似箱子,因此得到了「箱館」的地名。直到1869年,日本將蝦夷地改名為北海道,同時將箱館改名為函館 .































22 則留言:

  1. Fatty Kor ;
    函館的夜景是世界有名,在吊車上由高位看.....畢生難忘,當年蘇聯一架變節的米格最新戰機降落在函館機場,美日聯手將戰機拆散偷取機密,當時蘇聯曾有在庫頁島派機到函館將變節叛逃米格機炸爛的想法........如果實行的話......美麗的函館市....沒有如今美景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米格-25叛逃
      1976年9月6日,發生了一件更加震撼世界的事件,主角仍是米格-25。當天下午1點11分,日本航空自衛隊地麵雷達發現在北海道東海岸360千米,高度約6200米有一飛行物正高速飛向日本領空,控製中心發出了問訊訊號但沒有任何回應。1點20分兩架自衛隊的F-4戰機緊急起飛攔截。1點24分,不明飛行物進入日本領空。

      刪除
    2. 叛逃
      1點26分不明物突然在雷達屏幕上消失,派出的F-4也未能發現目標,後來才知道這架飛機突然降低高度,躲過了雷達探測。正當自衛隊防空控製中心亂成一團時,北海道函館機場航空管製和地勤人員看見一架塗有紅星軍徽的灰色飛機在330米高處盤旋。很快這一飛機飛到一架正在12號跑道上滑行準備起飛的全日空波音727客機的後麵,待客機一離開跑道,就在跑道上強行降落,隨後衝出了跑道末端並撞倒兩排雷達天線,才停了下來。上麵跳下一個飛行員,並用手槍朝天連開數槍,還呼喊了幾句話語。當地日本航空自衛隊很快查明了此人身份,原來是蘇軍飛行員維克托·別連科駕駛一架米格-25叛逃到日本了!美國情報人員立即趕到了現場,迫不及待而有條不紊的開始檢查測量這一夢寐以求的從天上掉下來的寶物。蘇聯方麵用了幾個小時才弄清楚這架米格-25不是失事,而是叛逃了。蘇聯立即向日本和西方施加了強大的外交和軍事壓力。蘇聯對外宣稱別連科迷航,誤降函館,要求歸還飛行員和飛機(蘇聯外交官之後在與別連科的會麵中也展開了軟硬兼施的心理戰),當時在英參加法恩巴勒航展的蘇聯代表團立即退出航展。當天僅從別連科叛逃的下午起,直到午夜,日本自衛隊就先後緊急起飛了143架次去攔截靠近日本空域的蘇聯飛機。當然美日方麵是絕對不會放過這一機會的。幾天後被卸下機翼的米格-25由一架C-5運輸機,在十幾架戰機護航下,運至東京近郊的空軍基地。隨後米格-25被大卸八塊,日美聯合檢查了它的每一部分。直到11月12日,這架米格-25P才歸還蘇聯。

      刪除
    3. 當年好似有套叫[狐蝠]的港片......................好似講呢件事.
      那間電影公司好似仲拍過[ 跳灰] ............................好似非常賣座.

      刪除
    4. "孤蝠"是1977年BANG BANG電影公司出品 , BANG BANG初時生產服裝 , 其後涉獵電影事業 , 70年代拍了四部新浪潮電影 , 即"孤蝠" , "跳灰" , "茄喱啡" , "牆內牆外" , "孤輻"導演梁普智 , 編劇陳欣健 , 在該套電影滲入了不少外國電影元素 , 演員有伊雷 , 陳欣健 , 喬宏 , 黃錦燊 , 還有外國演員Henry Silva , Vonetta McGee等..... , 當年的"讀者文摘"有介紹過這部電影。

      刪除
    5. 呵呵~~~~原來是BANG BANG………….
      當年好出名, 電台電視台的廣告[無日無之].
      當年仲有[蘋果牌] , 不是電腦 , 是[牛仔褲]…………….
      那年[ 機緣巧合] 的做了[ 新昌狀元] , 葉先生[打賞] 200大元,
      興奮莫名的第一件事, 就是買了2條[蘋果牌]牛仔褲….
      褲太長, 腳太短, 回去只好揮刀一剪…….竟也成了潮流.
      好懷念這2個牌子 , 亦好想探查這2個牌子的老板的名字和歷史…..
      可惜[眼高手低] , [遍尋不遇]

      刪除
    6. [跳灰] , 我好似看過…………………..
      主題曲好像叫[問我]………………..
      [問我點解會高興…..
      問我點解會苦楚………………………
      我如何一一數清楚………………………….]
      幾十年過去 , 我竟然還是沒找到答案.

      刪除

    7. 70年代另一隻成衣品牌「BANG BANG」(繽繽時裝),當年這隻時裝品牌,老闆是葉玉卿的哥哥葉志銘,他靠造牛仔褲起家,之後轉做潮流服飾而發達。當年BANG BANG的潮流服,價值不菲,不過潮男潮女,都不介意用成月薪金購買。

      BANG BANG這隻品牌,贊助不少電視節目,以助促銷品牌,最出名是TVB節目《BANG BANG咁o既聲》,又出過唱片,又出過即食麵,又拍過電影,泛泛都做。也由於狩獵範疇太廣,以致資金周轉不靈,80年代初,導致BANG BANG賣盤,從此成為歷史名詞。

      葉志銘後來搞過北海漁村、橋咀島樂園,最出名當然是力捧葉玉卿梁雁翎的飛圖,賣給楊受成後變成英皇娛樂。1998年,葉志銘的兒子葉崇仁撞車喪生,他之後看破紅塵剃度出家。

      刪除
    8. Texwood萍果牛仔裤由香港谭氏家族始创于上世纪50年代,是香港德士活集团旗下著名牛仔裤品牌。Texwood萍果牛仔裤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国内畅销,是著名的“牛仔裤专家”,曾引领着国内牛仔服装潮流。

      刪除
    9. 许多媒体或业内人士把“萍果牌”牛仔写成“苹果牌”,其实“萍果牌”牛仔的拥有者香港德士活(TEXWOOD)公司特意将LOGO为水果的品牌中文名定为“萍果牌”,以防仿冒。自称美国品牌的“萍果牌”也是“假洋鬼子”,是香港的谭氏家族在美国注册,1950年代开始在香港和东南亚经营,1992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经营,在广州开设了中国大陆第一家“萍果牌”专卖店。目前香港德士活(TEXWOOD)公司在广东新会(牛仔)和深圳(正装)有生产基地;业务方面则在广州、上海、北京有三个口岸,分管全国各区域,在各省会城市和主要二级城市(如大连、青岛、宁波等)设办事处自营,其他城市则设立加盟店。

      刪除
    10. 许多媒体或业内人士把“萍果牌”牛仔写成“苹果牌”,其实“萍果牌”牛仔的拥有者香港德士活(TEXWOOD)公司特意将LOGO为水果的品牌中文名定为“萍果牌”,以防仿冒。自称美国品牌的“萍果牌”也是“假洋鬼子”,是香港的谭氏家族在美国注册,1950年代开始在香港和东南亚经营,1992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经营,在广州开设了中国大陆第一家“萍果牌”专卖店。目前香港德士活(TEXWOOD)公司在广东新会(牛仔)和深圳(正装)有生产基地;业务方面则在广州、上海、北京有三个口岸,分管全国各区域,在各省会城市和主要二级城市(如大连、青岛、宁波等)设办事处自营,其他城市则设立加盟店。

      刪除
    11. 湯兄真是最佳資料庫 , 最強師傅. 衷心感謝資料.
      原來BANG BANG 的老闆是葉志銘, 還是葉玉卿的哥哥.
      看來娛樂界出家的還真不少 , 記得看過一段新聞 , 前無線女星廖安麗的老公,
      著名攝影師葉青霖也是出了家........
      不看湯兄的資料 , 還不知道[萍果牌]還在生產. 並且在內地有業務.

      刪除
    12. 不過牛仔褲係香港己沒從前那樣流行!
      說從前,我姨丈是香港牛仔褲的第一代製作人,係 Texwood 從廠長,直至 97 年前、全家移民加拿大!
      97年初,我有幾個成日上大陸蒲的同事,退左休,返國內搞製衣,引入第一批牛仔褲料,點知國內人還未流行著牛仔褲!一鋪清袋,退休金付諸東流!那幾個同事亦因此反目成仇人!
      香港就妻離子散,大陸就人財兩失!要係大陸 d 鄉下過 d 低水平的生活!
      間中都聽倒這幾位同事的消息,有兩個近期還中左風................唉!當年夜夜笙歌的回報!

      刪除
    13. [牛仔褲係香港己沒從前那樣流行] 的原因 , 可能是經濟好了罷, 當年我們買, 是因為耐用耐著, 出街做工都著得, 而且越舊越有型.
      講起牛仔褲 , 我中學一位羅姓學兄也曾從建築轉去做牛仔褲大王, 在香港開過廠, 後來因2個仔學業同97 , 全家去了加拿大.
      在那裡打了幾年工, 護照拿到手, 兩公婆又回流................
      可惜他們回流之後就斷了連絡 , 不知後果如何~~~~~~

      刪除
    14. 其實牛仔褲好鬼焗!夏天又太熱,冬天又唔保暖!
      不過又真係好 耐 著,我有四條 Levis ,都著左有三十年,最近十年無著!都好企理新乾!

      刪除
    15. @@ 唔係嘛 , [[著左有三十年]] ??? 腰圍冇變動過?
      我在香港時著26 , 落難花都個五年著23 , 返回山卡拉就由28開始 , 最勁去到34.......
      呢一兩年落返32左右.
      內地人對儀容都幾講究下, 我見山卡拉D新移民個個裇衫長褲皮鞋 , 官仔骨骨,
      都未見過佢地似我地咁, 成日牛仔褲一條.
      我學兄Philip LAW 以前D出品都係賣去北美同印度洋那邊, 好似冇賣過去內陸.....................

      刪除
    16. 從前 89年是我最肥的日子,成二百一十磅,42吋腰!
      為左要打番羽毛球,跑跑跑......半年內減去六十磅,一直維持 百七磅左右!都係肥仔一個!
      2008年10月11日 - 藍龍的靈魂,牛仔褲系列主要針對三種剪裁:直腳、闊腳及窄腳,由日本織 ... 牛界行內早已響噹噹,老闆Philip Law更是縱橫牛仔布界30年的老行尊。

      刪除
    17. [[42吋腰.....]] @@
      唔怪得會有那個花名. 因為由第一次睇湯兄網誌開始, 從來唔覺你肥.
      暴肥暴瘦都唔好, 最好一直保持差不多的身材.

      刪除
  2. Fatty Kor ;
    十分詳盡的資料,將這個近40年事件記憶找回,謝謝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對落兩個細佬都係軍事迷!好鍾情搜集各類軍備書籍!
      記得從前 News week 講呢單野,內容大致是說 Mik 25 的起落操縱桿,設計在左手邊!
      但左手的機師並不多,搞到呢類飛機師唔夠人!走得一個就少一個!

      刪除
  3. Fatty Kor;
    哈哈,令我想起60年代揸過一架捷克生產的"JAWA"牌電單車,因為是適應右上左落的國家,左脚廹力,右腳轉波,(有類似左舦車)與夲港使用的電單車不同,在山頂寶雲道落斜時拖波變為廹力,差d失控撞板,.......在美國揸車亦試過....左上右落,一時不能改變,.........Mik的左手操縱桿在左手邊的設計在左邊,有他的用意......是嗎 ??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