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2015-2-17深水埗隨拍

深水埗是香港一個古老地方。「埗」與「埔」、「埠」相通,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深水碼頭,交通繁忙。
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近海的一部分,大致以大埔道、界限街和欽州街作分界。深水埗過去人口非常密集,但隨著區內籠屋清拆,以及西九龍填海工程帶來大面積用地,擠逼情況已大大改善。
 由於過去數十年,香港不少地區出土過新石器時代文物,大埔區更發現舊石器文物,所以推斷深水埗區可能在新石器時代已有居民。
據新安縣志記載,清代嘉慶年間,九龍半島的深水埗區已有深水莆(埔)、長沙灣等村落。1898年英國政府與清政府在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取得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土地後,即將界限街以北的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及九龍塘一帶歸入九龍市區,命名為「新九龍」。
至於深水莆甚麼時候改名為深水埗就難以稽考。
當時,深水埗未有市區發展之前,已經有村落聚居,有位於深水埗北部的元洲村、東南的田寮村、西面的菴由村,以及西北的馬龍坑村。
 1912年以前,政府並未熱衷發展深水埗區,主要的道路設施僅有1902年建成的大埔道,其餘的發展主要由私人發展商小規模地進行,如南昌街至桂林街一帶的填海工程。
1912年後,政府決定於深水埗區大規模填海,範圍由桂林街伸展至長沙灣東京街,移平了於現今海壇街附近的西角山,於1914年完成,獲土地9.67畝。1919年,當局再開始另一階段填海,由長沙灣東京街延伸至荔枝角,歷時十年才陸續完成。
工程完成後,欽州街以西一帶新填地被英國軍方接管以興建軍營,而長沙灣一帶則於1930年代發展成一工業區,1928年,美國標準石油選擇在荔枝角灣畔建儲油庫(今改建為美孚新邨)。
 戰後,深水埗以至石硤尾、長沙灣的發展更加迅速,因為隨著香港經濟起飛,工業發展急速,當中以紡織製衣業聞名。同時,政府亦於深水埗區內興建公共屋邨,如第一個徙置區石硤尾邨於1954年建成,1960年代後,長沙灣內的蘇屋邨、長沙灣邨、白田邨、元洲街邨相繼落成,加上1980、90年代於長沙灣內落成的麗閣邨、怡閣苑、麗安邨、怡靖苑,及在西九龍填海區內的富昌邨及南昌站及南昌公園,令深水埗區形成現今面貌。而1980年代工業北移後,紡織製衣的配套行業如成衣批發、配件等店舖亦開拓本地零售、海外銷售市場,成為本區特色之一。
 早十多年前,就見 D 阿伯帶到就身玉,係街頭同人交換和買賣,漸地發展成各種個體戶!
 真真假假,佢地先知!

 唔識!千祈唔好亂摸!一摸爛左,真係打死狗講價!



 深水埔好多大生果檔!不過呃秤得好厲害。
 我算是在這區長大!從前會係呢頭買送,漸地社區的變化!越來越多新移民集散這區,街市的買賣形式改變得越來越大陸化,呃稱、賣次級的貨!睇下唔買就會鬧你!
我幫襯你、你鬧我!我點會再幫襯你呀!
























3 則留言:

  1. 最後那張好不容易, 要天氣好又要爬上山(唔知呢個山叫乜名呢?)
    燈火輝煌的是長沙灣道?
    3 座高樓好搶眼, 真正的[鶴立雞群].

    回覆刪除
    回覆
    1. 龍翔道?
      很遙遠的記憶,只記得以前從新界出九龍會經過那裏。
      那年代附近好像還有兩個電視台,還有達之路商台…………
      都是有錢人的地方,只有望一下的份兒。

      刪除
  2. 唔係乜山!是好出名的龍翔道觀景台!只在馬路旁邊!
    最遠處是旺角的朗豪坊,其它兩座是私樓!唔知乜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