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2015-2-20年初二行大運

2015-2-20年初二、新春行大運!
新年就街都無好野食!有乜好做!
坐轉巴士入大埔,遊巴士河!沿途就街影下!
72X 柏景灣 -> 大埔

 第一個站 :奧運鐵路站,OLYMPIC RAILWAY STATION
第三站:富貴街FOO KWAI STREET!第四站:銘基書院
朗豪坊(英語:Langham Place)是香港一座摩天大樓,位於九龍旺角亞皆老街8號,於2004年10月落成,是該區著名地標建築物。
朗豪坊屬於三合一大型發展項目,分別由購物商場——朗豪坊購物商場、酒店——朗豪酒店以及朗豪坊辦公大樓組成。朗豪坊計劃的三個項目有互惠互補的特點,大型商場設有大量商店、食肆及娛樂設施,而高級寫字樓和五星級酒店則分別為商場帶來高消費力的上班族及旅客,形成一個穩定的消費鏈。
朗豪坊本來是一片面積達180萬平方呎的舊住宅用地,為亞皆老街/上海街重建項目,包括俗稱雀仔街的康樂街,橫跨旺角7街。居中的康樂街亦即雀仔街,曾是眾多弄雀之人的聚首之地,但其治安及衛生情況一直令人關注。砵蘭街的色情事業始於60年代,由街頭流鶯發展至現代夜總會。
朗豪坊坐落於已經發展多年、人煙稠密的旺角區,朗豪坊計劃發展前的舊區是知名的紅燈區,色情事業如夜總會、卡拉OK伴唱及按摩館等林立。鷹君集團曾表示希望能夠將該處由平民化的娛樂購物區改變成為高品味和潮流的新購物區,並且重新注入活力。以往彌敦道西面的旺角之商業發展一般較彌敦道東面的發展緩慢,而在朗豪坊啟用後,這一個情況得以改善。
早在1990年代初,由香港政府所成立的土地發展公司宣佈重建計劃,初步打算興建120,000平方米寫字樓及商場、42,000平方米酒店、6,000平方米政府、機構或社區(GIC)用地及1,100平方米休憩用地。後來由市區重建局及鷹君集團合作,耗資44億經過十年時間向各業主收購單位,直到2000年完成。其後亦進行規劃及重建,辦公大樓及酒店終於在2004年第三季啟用,同年10月,商場部份亦開始營運。
在重建的過程中,由於該發展範圍業權複雜,牽涉大量受影響的住戶和地舖租戶,同時在該處地底下埋藏有複雜的渠道、電纜和管線網路等,因此為工程增加了不少困難。
負責設計工作的是美國捷得建築師事務,擔任項目建築師並且負責簽則的為香港建築師王歐陽。整項朗豪坊計劃均以圓渾的外觀作設計主線。
  新填地街,RECLAMATION STREET:新填地街建於1880年。在此之前,九龍西部的海岸線是砵蘭街一帶。1876年,在油麻地擁有地段的業主,自行進行填海工程,即是新填地街所處的地點。1880年代初,香港政府亦將油麻地沿岸的沼澤地填平,由於此街由被判苦工監的犯人所興建故名為Reclamation Street,而中文則譯作懲戒街,至1910年政府全面整理九龍街道時改名為新填地街英文名稱則不變《九龍街道命名考源》梁濤 著,第48頁,市政局出版,1993年7</ref>[1]。初時新填地街只是連接寶靈街至甘肅街。至1900年,香港政府再次填海,擴展新填地街,而海岸線則被推至渡船街的位置。
 1909年至1915年,隨著油麻地避風塘興建,新填地街延長至現時的旺角區。時至今日,九龍的海岸線被推至西九龍公路以西。
2012年11月9日,發展局授權及刊憲市區重建局進行新填地街及山東街交界的項目,項目面積約1,640平方米,地盤涉及20個街號的樓宇,全部均於1959年至1963年期間興建,為樓高6至8層的大廈,,失修殘舊,無升降機,而且在天台上有僭建物。市區重建局初步建議在項目中,提供約190個實用面積約35平方米至65平方米的單位,包括一些預留作為「樓換樓」選擇的低層單位,預計於2019年至2020年完成。
旺角道,MONG KOK ROAD是香港九龍旺角區的主要道路,呈東西走向。西面由大角咀晏架街、福全街及塘尾道交匯的路口開始,穿過長旺道、廣東道、新填地街、上海街、康樂街(前雀仔街)、砵蘭街、彌敦道、西洋菜南街、通菜街(女人街)和花園街,東面終點與洗衣街交匯。彌敦道以西路段只准向東單程行駛;而彌敦道以東路段因為人多擠逼,出現人車爭路、甚至有車輛在與彌敦道交界的路口上的黃格停留的情況,因此香港政府沿旺角道興建了行人天橋連接新世紀廣場以疏導地面的人潮。每星期有不同的社會組織在路上進行各種活動。

 旺角曾被發掘出大量東漢、晉朝和唐朝陶器和製陶工具,顯示早於東漢時期,旺角一帶已有人居住。而旺角古時稱為芒角,因為當地芒草叢生,地形像一隻牛角伸入海裡,該處被稱為芒角咀,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根據1819年的《新安縣志》,芒角村以客家村民為主。芒角村位於今日的弼街與通菜街、花園街一帶附近,村民以種菜(以西洋菜及通菜為主)、種花、養豬和養雞維生。1860年起,芒角隨著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村民紛紛把所種的花朵、蔬菜和所養的禽畜運往香港島出售。當時,他們多乘坐蜑民的船隻渡海,由於蜑民呼「芒」為「望」,因此英國人依照蜑民的口音,把芒角叫作Mong Kok。
直到興建九廣鐵路時,仍舊視旺角為油麻地區的一部份,並將芒角村附近的火車站稱為油麻地站。至1970年代才正式改名為旺角站。由於旺角道近洗衣街一段是昔日芒角村的所在地,故將道路命名為旺角道。 
 佔中時的重災區,也是自由行的重災區!
  旺角水務局: 旺角水務署地皮最快於二○一七年交還政府。
旺角最貴重地皮之一的旺角洗衣街水務署辦事處終搬遷有期,政府在天水圍覓得一幅官地重置該辦事處,但最快仍要多等約四年待新辦事處大樓落成後,才能交還旺角地皮。
  亞皆老街中電,CLP POWER ARGYLE STREET
中華電力總辦事處位於香港九龍何文田亞皆老街139-147號,建於1940年,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的總部大樓。大樓兩翼中央建有鐘樓,成為該建築主要特色,2009年,大樓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11年09月,中電申請建議以保育連發展模式重建,保留鐘樓建築,並設立兩間博物館,一間以電力為主題,另一間回顧香港歷史。
1930年代,中電為應付九龍區人口的不斷上升,於是在現址興建總部大樓。大樓於1938年奠基,1940年建成,由建築師關永康設計建造。大樓為一座樓高5層、兩翼對稱的紅磚樓房,而鐘樓位處大樓兩翼中央。鐘樓與已拆卸的第二代中環天星碼頭鐘樓同屬於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以簡約、對稱、幾何線條為主要風格。

 2001年及2007年,中電獲屋宇署批准可以將把整幢大樓拆卸改建成住宅用途,不過中電一直未有發展計劃詳情。直至2009年,在古物諮詢委員會公布的建議歷史建築名單中,中電總辦事處由沒有評級晉升為建議一級。其後中電曾要求將其建築物從古迹名單中剔除,以免影響其價值及重建計劃。
2011年,中電提出新發展方案,建議保留鐘樓,並將其活化為兩間博物館,免費供市民參觀;其餘建築物則重建為3棟25層高的住宅,並同意將建築物高度大幅降低至100米。有當區居民擔心大樓改建為3座住宅後,有關項目住宅會變成長達70米、高100米,中間無縫連接的屏風樓,憂慮產生峽谷效應,亞皆老街汽車廢氣難以消散;亦有保育團體指出,中電總部應以整體作保育,不應局部保留。最後,城規會在爭議聲中,通過容許中電拆卸部分主樓的計劃,亦通過將建築物高度限制由80米放寬至100米,地積比率由5倍增加到5.5倍。
九龍聖德肋撒堂(英語:St. Teresa's Churc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塘太子道258號,於1932年12月18日舉行祝聖典禮。
依照香港政府的規定,聖德肋撒堂是獲准舉行婚配聖事的天主教聖堂之一。聖德肋撒堂是天主教香港教區在九龍區第二大教堂,亦是全港最多人舉行婚禮的教堂。聖德肋撒堂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在聖德肋撒堂建成之前,九龍塘區的信徒要參與彌撒就需要前往尖沙咀的玫瑰堂或者牛池灣聖若瑟安老院內的聖堂。而兩處的彌撒禮儀都是由玫瑰堂的神父主持。
在1923年時,由於九龍的人口增長,天主教會開始尋找地點去興建一座新的聖堂。在1924年2月11日,一群有影響力的天主教徒寫信予當時的宗座代牧師多敏主教,表示願為新聖堂籌募經費,並促請成立籌備委員會。但不巧的是,師主教卻在數天後,即同年2月20日去世。在師主教於2月24日的追悼會上,布力架先生(Mr. J.P. Braga)重新提出建新堂的計劃。
當時的天主教會在柯士甸道已購了一塊土地,但實在太近已有的玫瑰堂了。而同時計劃在深水埗興建的寶血女修會總會院又會附設小堂方便教友,所以,教會的考慮便放了在正發展龐大的屋宇計劃的九龍塘,其時有不少的葡籍家庭被其吸引。
1928年11月13日,位於太子道與窩打老道交界,而積76,500平方呎的第二號土地以底價港幣38,250元出售,為期75年,年租則為港幣526元。結果,師多敏主教的繼任人恩理覺主教的代理人在沒有競爭者的情況下以底價投得該地。
  其實在1930年代,香港天主教教會的經濟經營艱苦,但由於有德若翰神父(Rev. Spada, Giovanni M. PIME)的積極經營,教會方面終於在1931年9月21日與美安建築公司簽約,並隨即開始工程[4]。1932年4月23日,恩主教到臨聖德肋撒堂主持奠基典儀式,並在聖堂中已完成的主要建築內舉行了第一台彌撒。而於在同年12月18日,恩主教到臨主持了祝聖典禮。在聖誕前夕,艾國安神父(Fr. U. Galbiati)主持了子夜彌撒後,聖德肋撒堂再度封閉以作最後階段的裝修[4]。其後,聖堂正式開幕,第一任主任司鐸為顏思回神父(Rev. GRANELLI, Andrew PIME),為九龍塘區的天主教徒提供彌撒的地點。
 瑪利諾修院學校(英文:Maryknoll Convent School)由瑪利諾女修會創辦,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被坊間稱為傳統名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頂尖女校。
1921年,瑪利諾女修會開始在香港傳教。1925年,修會創辦瑪利諾修院學校,開始於尖沙咀柯士甸道開課教授學生,當時只是一所幼稚園。1931年,校舍遷至太子道。同年九龍塘聖德肋撒堂成立,學校有意搬到其附近,便於1933年開始興建窩打老道及界限街交界的新校舍。校舍於1936年5月建成,主樓獲時任香港總督郝德傑主持揭幕儀式。新校舍於1937年全面啟用,並提供幼稚園、小學、中學及預科教育。
香港日治時期,受二戰戰事影響,瑪利諾修院學校一度停課。雖然學校於1943年局部復課,但校舍大部份位置於1942年至1945年期間曾改作日軍醫院。1945年,主樓旁邊的修院動工興建,至1953年落成。1950年,瑪利諾修院學校舊生會成立。
 1960年,瑪利諾修院學校的中學部遷往何東道5號現址,而窩打老道學校主樓便一直由小學部使用。至1997年,小學部改為全日制,同時佔用主樓旁邊的修院。
另一方面,校舍新翼The Jockey Club Wing於1995年啟用,Rogers Annex則於2005年啟用。
2008年5月17日,瑪利諾修院學校校舍(主樓及修院)成為香港法定古蹟。
現時的校舍建築建於1960年,面積約5600平方米,以紅磚興建,具有濃厚歐洲古典建築風格。
而於1937年落成的校舍主樓屬於自由新都鐸風格,並擁有裝飾派、羅馬式、新喬治亞風格及哥德復興式的建築設計特色。主樓擁有列柱迴廊圍繞露天中庭,為中世紀的修道院及學院的布局設計。而其他別具特色的地方,還包括建築物正面的塔樓、四坡形屋頂、斜折線形屋頂、尖拱門、麻石階梯及禮堂內的羅馬式拱頂天花。校舍室內保存古舊的地台及裝飾,室外則有園景及花園。
 拔萃小學 Diocesan Preparatory School。創校歷史,1950 年創立,辦學團體:拔萃小學校董會。
 不過呢間拔萃小學,同拔萃男書院(簡稱男拔萃、男拔、拔萃;英文:Diocesan Boys' School,縮寫DBS),拔萃女書院(英文:Diocesan Girls' School)。無關係的!
獅子山下
  棕色呢層建築物,叫映月台!多條經獅子山隧道的巴士線也會在筆架山旁名為映月台的巴士站停靠,映月台更因為被電台的交通消息經常報導該處交通情況,而成為香港司機所熟悉的地標。
  獅子山隧道(英語:Lion Rock Tunnel),簡稱獅隧,是香港最早通車的行車隧道,亦是第一條連接九龍及新界東的重要行車隧道之一。獅隧穿過獅子山以南的九龍坳,連接九龍塘和新界東大圍。其餘兩條連接九龍與新界的隧道分別為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與大老山隧道。車速限制每小時70公里。
嚴格而言,獅子山隧道只是指南行管道(往九龍方向);相隔超過10年後才通車的北行管道(往沙田方向),正式名稱為第二獅子山隧道(英語:Second Lion Rock Tunnel)。但不論傳媒、香港政府還是一般市民,也甚少分開兩條管道為不同的隧道,而是和其他隧道一樣,把兩條管道視為一體。

 2012年4月23日,越運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取得獅子山隧道為期6年的營運管理合約,並於2012年8月1日起正式生效。
1960年代時,香港發生旱災,香港政府需要鑿通分隔九龍和新界的山脈以容納食水輸送管連接船灣淡水湖及港九市區,亦順便建成一條可容納兩條行車道及三條大水管的隧道,1967年11月14日通車,為今天獅隧的南行管道;後來再在隧道旁開鑿第二條兩線行車隧道──第二獅子山隧道,1978年1月18日通車,新增的這條北行管道,令隧道成為雙程雙線分隔雙管隧道。收費廣場設於沙田大圍,共有10個收費亭,其後增設至13個,其中9個為人手收費亭,餘下4個為快易通專用的自動繳費亭。

  沙田名城(英語:Festival City)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大圍,為港鐵大圍車廠上蓋的一個大型私人屋苑綜合發展項目,建於原大圍單車公園之上,由九鐵公司於2006年招標,最終與長江實業合作發展。兩鐵合併後,物業發展權轉讓予港鐵公司。項目在2007年10月動工,於2012年落成,合共提供4,264個住宅單位,以三房及四房大單位為主,並由長江實業及港鐵攜手合作發展。名城英文名為Festival City,寓意享有多姿多采的都會生活。名城由12幢大廈組成,樓高46至54層,提供約4,328個單位,樓高將為區內之冠。
 進入吐露港公路,動工日期:1982年,通車日期 :1985年9月25日
吐露港公路是香港9號幹線(新界環迴公路)的一部份,連接沙田及大埔區的泰亨村。全線均為三線或四線雙程分隔快速公路。
吐露港公路長11.3公里,共有4個交匯處。馬料水交匯處與2號幹線交匯,而元洲仔、達運道、大埔太和路和林錦公路的交匯處則接駁大埔區內道路。公路由沙田馬場開始,經於吐露港西岸、港鐵東鐵線旁的7.3公里的海堤,直達大埔元洲仔。接著的路段長5公里,由元洲仔起,經大埔西/南面的山坡繞過大埔新市鎮至泰亨村。由於重型機器難以開進途中之深谷,故此段部分橋樑須以「分段曳進法」建造。公路於林錦公路交匯處之前終止,連接粉嶺公路。
吐露港公路通車初期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於2003年完成擴闊馬料水至元洲仔之間一段為四線雙程,以應付每日高達10萬架次的車流量。而元洲仔至粉嶺公路的一段亦於2014年年末完成擴建工程,現時吐露港公路已接近全面擴闊為4線雙程分隔公路。
 沙田馬會

香港科學園(Hong Kong Science Park,縮寫HKSP)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白石角,處於吐露港沿岸,毗鄰白石角海濱長廊,鄰近香港中文大學。第一期發展佔地22公頃,第二期及第三期總樓面面積達330,000平方米。第二期工程於2006年竣工,第三期預計於2013年至2016年竣工。
根據香港行政區劃,科學園東南面屬於沙田區。與數碼港相似,同樣採用一個類似大學校園的低密度規劃,是一個以高科技及應用科技(包括電子、生物科技、綠色科技、精密工程及訊息科技和電訊)為主題的研究基地,由香港科技園公司於2001年5月7日開始正式運作。

  進入大埔舊墟(Tai Po Old Market、Tai Po Kau Hui),原本叫大埔墟(Tai Po Market、Tai Po Hui、亦有Tai Po Hu),古名大步墟,亦有叫舊墟,係香港一地,亦係一墟。佢喺大埔,原本東南靠住大埔海,直至大埔新市鎮填海,先至遠離海邊。
墟以爲大埔墟天后廟爲聚腳點,舊村落形式,經已變成高樓。原本範圍,約莫係汀角路,大埔太和路,翠樂街一帶。亦有將翠樂街以西,去到汀太路一地都歸入舊墟。而過汀角路近處,大埔填地,亦可視爲舊墟範圍。舊時墟以舊墟直街爲大街,墟內重有美新里、平安里、翠和里。西面過翠樂街,尚有翠怡街。
 六鄉新村(Luk Heung San Tsuen)是香港新界大埔墟一處社區,指在1960年代政府為興建船灣淡水湖,而將船灣6條鄉村居民,集體遷往大埔墟而建立的新社區。六鄉新村位於大埔墟的陸鄉里,是在廣福道與寶湖道之間的內街,包括三條迴旋小街-同發坊、同秀坊及同茂坊。

六鄉各舊村位於船灣北岸,大尾篤東部,約於乾隆中葉建村,六村同屬「沙頭角十約」的「南沙洞」,在1950年代以前均前往沙頭角投墟。村與村之間原有通道連接,可細分為「上三鄉」(小滘、大滘及金竹排)及「下三鄉」(橫嶺頭、涌尾及涌背),以「三光公立小學」為分界。
六鄉新村是由原稱「船灣六鄉」的小滘、大滘、金竹排、橫嶺頭(包括橫嶺背[1])、涌尾及涌背等6條鄉村組成,主要從事捕魚、耕田種菜、打柴及採集帶子為生,除金竹排村是王姓外,其餘5村同為李姓,全為客家村落,金竹排王氏及橫嶺頭和大滘的李氏均從烏蛟騰分枝而來。

大埔中心(Tai Po Centre)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大埔新市鎮的大型物業,內有購物商場、停車場及22座住宅樓宇,共有4,080伙住宅單位,自1985至1987年分階段入伙。當中大部份建築物在林村河以北,其餘在林村河以南,兩者由橫跨林村河的行人天橋連接。發展商是新鴻基地產。




21 則留言:

  1. 從來都覺得 , 看湯兄的網誌, 比自己親身去看,
    學得更多, 知得更多 , 看得更多..................
    法國諺語說: [慣見的事, 你不會看出美麗.]
    中國人也說: [ 英雄見慣也平常]
    天天坐這班車的人, 大概不會留意兩邊的景色和歷史的.......
    可惜......
    但也無奈................

    回覆刪除
  2. 知識源於生活!讀萬卷書都只不過是理論!
    就圍行下,最好是在當地生活一陣間!感受一下,知識才踏實一點!

    回覆刪除
  3. 湯文維:
    ~香港就係, 無論去到邊一樹, 都會見到人, 好有生氣嘅地方.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時真係太多人啦!特別係拖匣的強國人!好怕!

      刪除
    2. 今天看了一些網上新聞 , 心戚戚然:................
      其一: 白龍王廟新建廁所不准中國人進入.
      其二: 繼上水沙田旺角將軍澳之後 , 元朗也反[水貨]................
      其三: 上面的某大人說: [人民有信仰...................
      ...........................
      我情願看到一個人人響往窮鬼[禮儀之邦] ,
      不願看到一個[ 神憎鬼厭] 的[暴發戶] 大國.

      刪除
    3. 之前看過一位法官說:
      [國產奶粉不敢吃? ......國恥 !!!]
      這位法官的率直 , 我拜服得[ 五體投地].
      現在人家[發展中國家] 的寺廟都敢叫你,
      [華人與狗, 不得進入] , 妳還有[ 羞恥之心] ???
      不要再發甚麼夢了, 好好檢討自己文化與子民素質罷.

      刪除
    4. 1949年10月1號,建國六十五年!
      這六十五年就 趨毀 了幾千年中國文化!要重建整個文化體系、合理..........人的價值觀!和文明社會接配的生活規範!看來真的要幾百年!

      刪除
    5. 永遠...永遠....永遠也不會有人明白我們這一代人, 這一類人.......
      為何會這樣痛心..........................
      [痛心] !!!!!!!!!!!!!!!!!!!!!!!!!!!!!!!!!!!!!!!!!!!!

      刪除
  4. 這一輯真是[百看不厭]......
    要說的也真是太多太多.................
    [夢縈魂繞] , 總記得在廣福道,投注站的下一站行入去, 會有個休憩小小公園 ...
    ( 叫廣福里? 光明里? )
    那裡經常坐了一班[落葉歸根] 的英國歸僑, 男的一般都西裝一度, 還戴上氈帽,
    非常的大英紳士風度................................
    小小公園附近滿是食肆, 如客家佬的東江樓......還有 湯兄曾介紹過的某燒鵝名店.
    充耳都是客家話, 很有歸家的感覺...................
    那一年探完姑媽 , 就在附近買了一個盅頭飯, 到這小小公園吃起來........
    邊吃邊想, 都忘了那飯是甚麼味道..........................................

    回覆刪除
  5. 這一輯真是[百看不厭]......
    要說的也真是太多太多.................
    [夢縈魂繞] , 總記得在廣福道,投注站的下一站行入去, 會有個休憩小小公園 ...
    ( 叫廣福里? 光明里? )
    那裡經常坐了一班[落葉歸根] 的英國歸僑, 男的一般都西裝一度, 還戴上氈帽,
    非常的大英紳士風度................................
    小小公園附近滿是食肆, 如客家佬的東江樓......還有 湯兄曾介紹過的某燒鵝名店.
    充耳都是客家話, 很有歸家的感覺...................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一年探完姑媽 , 就在附近買了一個盅頭飯, 到這小小公園吃起來........
      邊吃邊想, 都忘了那飯是甚麼味道..........................................

      刪除
    2. 是廣福里!一樂燒鵝仍在!東江樓就改左名叫 東江雞酒樓!

      刪除
    3. 大埔原來留下了你許多回憶..............

      刪除
    4. 姑媽 , 那找我去南美殺豬宰牛的大表姊夫的養母, 風雨漂搖落難投靠的大埔酒店.......................
      都是一些不開心的往事.................

      刪除
    5. 不開心的都過去了!活在當下是最實際!趁還飲得!飲杯!飲多杯!

      刪除
    6. 感激涕零.
      令我想起Marco 鄭兄弟……………….
      一個我在離港時, 唯一在機場送我的同學,
      也是我在[天外一方]孤苦無依時經常給我寫信的朋友.
      我們在談話中, 通訊中從來不涉及[信仰]……………..
      [生命自有主宰].
      我對此深有認同……….
      從進入香港 , 到入中學……
      到認識 Marco……………..

      刪除
    7. 飲大了, 一時想不到那名字…………….
      那是聖經裡的一個人物, 他忠於神,
      信守一切教訓, 但神卻教他受盡一切苦楚, 甚至盲了…………
      [這就是好人應得的回報???]
      他這樣問天.
      我也經常這樣問天.
      近六十了.
      不想再問.
      只想說: [人生如夢, 一如草木.]

      刪除
  6. 湯兄近日少有新文章 , 是煩瑣纏心? 沒有靈感 ?
    希望 湯兄也能:
    [笑傲江湖].
    人生................
    不外如是.
    我好飲, 但不希望朋友如我.
    祝開心.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今天晚上, 已是第N回看YT[ 東京愛情故事] 最終回的拍攝花絮了..............................
      對這片子的鍾愛 , 不會因為知道他們怎樣拍而退減.
      相反的, 對於演員能盡力的演好自己角色 , 深感欽佩.
      [自愧不如]
      我對自己的人生角色 , [慘不忍睹].

      刪除
    2. 人生終不能天天都有太陽罷?
      會曬死熱死渴死的.
      下一點雨如何 ?
      會不會不又抱怨潮潮濕濕 , 出街挺麻煩呢?

      刪除
    3. 哈哈!每天都是無事忙!搞下東搞下西又話凌晨成點鐘!
      呢排又係係羽毛球大賽的旺季!
      早個星期是德國!今個星期又全英...............忙忙得不亦樂乎!
      從前飲酒是 【量】,平就得!而家 要的 【質】!不太貴就飲得起!

      刪除